云顶集团(中国)官方网站app下载

七年巨变看通州———记崛起中的南通港口集团通州港务公司

发布日期:2005-12-13

  通州港务公司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成的南通港区。20年前,时为南通港务局所属的通州港作业区,作为南通港主力作业区,曾为南通港首次跻身全国十大港口行列作出极大的贡献,并有南通港的“根据地”之美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通港新的专业码头相继建成投产,原先在通州港务公司作业的支柱货种随码头功能的全局性调整先后南移。又因码头岸线、靠泊能力、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公司辉煌不在,生产经营数年徘徊于困境。   7年前,一个新的领导班子在公司搭起舞台。通州港务公司渴望掌声再度响起来。   信念与风雨同行,艰辛与自豪同在。无愧于心、无愧于己,才能无愧于港口事业。7年后看通州,巨变中的通州好气派。   七年前的通州港务公司还是一个码头长度只有232米、吞吐量只有200万吨、经济效益亏损700多万元的困难企业。如今,通州港务公司已成为目前南通口岸码头泊位最长、门机数量最多、吞吐能力最大的现代化港区之一。今年1—11月份,完成吞吐量1201万吨,一举步入了千万吨级大港的行列,总收入10923万元,利润2947万元,他们仅用2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公司制定的到2008年的大通州建设和发展第二个五年奋斗目标,成为南通长江港口群中贯彻市委“以港兴城、江海联动”战略的一颗新星。   放量扩张资源,构筑大通州蓝图   如何代表和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通州港务公司迈上科学、和谐、快速发展的车道是姜玉忠总经理、浦正兴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一直思索和谋划的课题。   进入新世纪,随着水路客运市场的萎缩,大部分岸线、库场资源闲置。而这个开始出现转机的货运码头,却苦于两头受掣,没有拓展的空间。公司领导班子从身边萧条的客运港区看到了自身发展的商机。通过对整个南通港区的陆域布局和港务设施现状详尽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通州”格局的设想和分步实施计划。经过反复多次的沟通与呼吁,在征得市政府与港务局、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把大通州蓝图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工作实践中。   通州港务公司原有的可利用库场面积仅3万平方米,根本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码头通过能力之需。而在他们库场周边,却有几万平方米的设施闲置,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浪费。在当时的港务局支持下,他们开始了“大通州”建设宏伟蓝图的第一步计划:“港机厂南迁、工具站北移、收回七号码头”三大工程。七号码头原来是通州港务公司的资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租借的形式交由港口服务公司经营,但因经营管理不善,一直严重亏损。2000年4月,港务局对这块资产进行重组,交由通州港务公司经营。在他们的精心组织下,依靠雄厚的货源基础,不仅使这个码头在经营上起死回生,而且发展成为磷矿、铁矿石、煤炭等进出口的集散基地。三大工程的实施,既使港区布局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又增加库场面积6万平方米,仓储能力实现了新飞跃。   1999年,他们接手了一台价值100多万元的10吨浮吊的资产。由于设计上的原因,这台浮吊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接手时锈迹斑斑,几近报废。他们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对浮吊进行大修,投入30多万元使之焕发了生机,并以其为基础注册成立了南通长江水上工程公司,从事码头、港池、航道疏浚工程和水上过驳装卸作业,年营运收入达200多万元。目前,水上工程公司的经营已覆盖整个南通口岸,成为众多港口、船厂、货主的“抢手货”。   1999年至今,公司通过开发和利用闲置资产,资产规模已达1.6亿元,净增9000万元,其中盘活利用的部分就达5000万元。资源的整合、积聚和扩张,为建设大通州、推进大跨越、实现大发展注入了活力。   抢抓机遇建设,夯实大通州根基   发展是硬道理。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就能赢得先机、争取主动,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大有作为。   2002年以前,公司的码头岸线仅有232米,海轮靠泊能力严重不足。而随着长江水路客运的日益萎缩,同他们毗邻的5、6号客运泊位,却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把低效资产转化为优质资产,在大通州建设中发挥最大化的效益,姜玉忠总经理精心构思和谋划后提出了南通港区改扩建一、二期工程的建设建议。当时,通州港务公司刚刚走出困境,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再投资进行基础建设和码头扩建,职工和其它部门都有疑虑和担心,来自内部、外部的压力很大。公司领导班子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认真分析和对港口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认为公司不进行码头扩建,必将错失难得的黄金发展机遇。于是,他们果断决策,自贷、自还资金进行码头改扩建一期工程。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市政府同意并把这项工程列入南通市重点技改工程,一期改扩建120米码头于2002底建成投产,2003年公司就新增收入1200多万元,到2004年上半年,扩建码头的2700万元投资就全部收回,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超常规发展目标,投入与产出比在沿江、沿海码头建设史上都处于领先水平。   2005年5月,他们又乘势而上,启动实施了码头改扩建二期工程,在过去杂草丛生的码头岸线上建起了5万吨级216米的现代化泊位,从而使码头长度延伸至568米,并安装了4台40吨门机,靠泊和作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16米码头完成后,积聚放大了港区的物流集疏功能,新增通过能力140万吨,新增堆存能力2万平方米,年增加营运收入超过3000万元。不但黄金岸线产生了黄金效益,形成南通港口经济新亮点,也使国有资产重新进入保值增值的通道。   精心打造品牌,提升大通州实力   在完善码头设施和港区功能的同时,他们坚持把扩大经济总量与优化经济结构并举,加快发展速度与提高发展效益并重,紧紧抓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根本,以装卸品牌的培育和建树为龙头,着力抓好新货源的开发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提升了大通州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   作业出口卷钢、线材是通州公司的主要货种之一,外方对货运质量的要求很高。为了保证货运质量,总经理姜玉忠在长江港口系统首次提出“揽货同引资相结合”的货源组织开发新思路,不但引进了湖南湘钢100万资金参与公司建设大型钢结构线材仓库,而且同湘钢、湘航签订了互惠互利、共建双赢的长期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稳定线材货源的同时,还引来矿石等新货种,使公司成为周边省市钢铁企业卷钢、线材出口的重要集并、中转基地。   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细致的系统工程。他们注重创新打造品牌实践,在巩固铜精矿第一品牌货源的基础上,今年,公司领导班子针对货源结构的变化,果断提出了调整货源结构、优化作业货种的战略举措,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擂响了打造熟料品牌的战鼓,着力创新服务品牌,营造新的竞争优势。调整和优化,为公司快速进入长江沿线散货中转市场占了先机。1—11月份,共作业熟料307.4 万吨,创收4611多万元。在南通市首次洋口港锚地过驳加载作业中,该公司职工经过48小时的拼搏奋战,成功在海上过驳加载熟料2万吨,实现了生产经营由江入海跨越的同时,为南通港口运输从江河时代迈向江海时代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以人为本发展,实现大通州和谐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企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体现。通州港务公司取得如此蒸蒸日上的经营发展业绩,既归功于有一个善谋决断、科学决策的领导班子,也得益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货源上增加一块,三产上拓展一块,成本上控制一块,人员上分流一块”的“四个一块经营方针的成功实施,使通州港务公司走进了阳光灿烂的新天地。在经营形势稳步好转的形势下,公司领导先后对其进行过三次充实和提高,现在为“货源上拓展一块,资产上盘活一块,成本上控制一块,利益上增加一块”。这三次调整,是贯彻“三个代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体现。   1999年初,在实施“四个一块”经营方针中,公司开展了一次职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的连续三年的千人大讨活动,使公司在困境中凝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在三年大讨论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以提高全体职工素质为宗旨的三年“素质工程”建设。三年里,公司共开办16个专业42个培训班,参训人数超过2000人次。在去年底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大比武中,8个项目公司夺得4个冠军。职工基本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几年集团对公司考核的千吨货船舶在港停时仅为0.12天左右,主要货种装卸定额完成率超过了160%,月月名列前茅。   公司党委、工会始终围绕大通州建设目标,同行政齐心协力,同频共振。去年,公司党委在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中深入开展了“一学三超创三安”党建活动,为加快发展凝心聚力。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党委又开展了“双看双思保三安”主题活动,延伸和深化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载体,呈现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互动双赢的崭新局面,为加快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保证。   七年来,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职工的收入也大幅攀升,每年增幅均在20%以上,职工真切地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公司还被评为南通市、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培养出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批优秀职工群体。总经理姜玉忠以优异的经营管理业绩,于今年5月被评为南通市劳动模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