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的轨迹
发布日期:2011-02-25
——记长航十大杰出青年王飞
近日,南通港口集团集装箱分公司维修队副队长王飞同志被长江航务管理局授予“长航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王飞继成为江苏省港口职业技能大赛桥吊亚军、江苏省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交通系统技术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后又获得的一项殊荣。那么,荣誉为什么总是会垂青于他呢,他的奋斗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他是技术的“能手”
1994年10月王飞被安排学习驾驶桥吊。王飞深深知道,仅有服务企业的愿望,而不具备为企业服务的本领,只能是壮志难酬。提高本领没有捷径可走,关键在于勤奋学习,在于实践锻炼。他坚持把平时的积累,放入思考的“砂锅”,辅以艰苦的“佐料”,用时间的“温火炖熬”,达到了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电器构造,学机械原理,白天在机上练,晚上躺在床上也在琢磨。由于勤学苦练,又善于观察,所以在同一批学员当中,王飞第一个出师。第二年8月,他就获得了南通市桥吊比赛项目第二名,1996年他获得了南通市桥吊操作比武第一名。
王飞善于思考。他将不断总结经验当作提高自己技术素质的阶梯。每做完一项工作,他都要琢磨琢磨,总结一下,找出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达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南通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这里江面宽阔,潮汐风浪大。作为上海港的喂给港,来这里作业的船舶,60%以上是小驳船,多的能装卸四五百只箱子,少的只装卸三、四十只箱子。南通港的内支线船舶又特别多,一条小驳船,三四十只箱子,有的是到外高桥一期的,有的是到二期的,更有到三期四期五期的。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这些小驳船,一般没有绞缆机,吊一只箱子后,驳船的移位就会有一公尺。稍不留神,箱子就会砸进船员生活区。
面对这些难题,王飞总结出了动态平衡工作法:大车要不停地来回行走,小车的定点定位要准,吊具与箱体要保持动态平衡。每吊一只箱,都要对风向、船舶、箱体有准确的估计和判断,要懂得注意力的瞬间转移,作出正确的动态反应。如今这种工作法已在全公司推广,切合实际,相当管用。
——他是操作的“快手”
能力是重大任务压出来的,是挑灯夜战苦熬出来的。因为养成了善于总结的习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王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早在1996年,公司第一次做第一条第三代全集装箱船时,王飞就展示出了无与伦比的装卸效率,他一人一夜作业了348个自然箱。总经理欣喜地称赞说“王飞真是做疯了”,一时间大伙儿把王飞昵称为“王疯子”。做特种JR箱时,按规定每小时能将6—8个箱子装上船就很不错了,而王飞在一小时里硬是能装12—18个箱子,是一般人的2—3倍。
他每天都坚持提前30分钟到岗进行交接班,主动了解船期、船舶作业、机械情况,并提前与报关手做好沟通,各种信息和情况都能了如指掌,使工作有很强的计划性,同时又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做到临阵不慌,迎刃而解。做小驳船时,王飞还总结出了又好又快的方法。别人做舱底时,往往只图快,不注意整齐碓码,越到后来,就越是难将箱子嵌到位,要么是硬灌,要么造成箱子碰擦甚至变形,最终欲速而不达。而王飞则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决不会出现舱底误差10公分到舱面装不下的情形。有时哪怕船员说“OK”了,他还是要固执地将箱子调到最佳位置。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王飞每个月的操作箱量都要比别人多出100多箱。
——他是带徒的“高手”
从1995年起王飞开始带第一个徒弟起,至今已有了15年的时间。10多年来,公司近半数桥吊司机出自他手中,南通市技术比武获得前4名桥吊司机中有3名出自王飞手下。更可喜的是,他的徒弟黄磊在2006年一举获得了江苏省桥吊操作比武的冠军。
怎样短时间、高质量、低成本地培训新学员,尽快给公司增添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安全质量优的新生力量,成为盘旋在王飞心头的头等大事。通过去书店阅读相关文献,从网上搜寻相关资料,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王飞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探索的秘诀传给徒弟。不仅如此,他还分别为泰州港、盐城港顺利地培训了两名桥吊驾驶员,使南通港机驾司机技术水平高、理论功底深、服务态度好的优良作风 在兄弟港口发扬光大。